3xmaker,人機協作共融萬物互聯,柔性可穿戴人機交互感知與測量!

  1. 設計指南
  2. |
  3. 新品速遞
  4. |
  5. 聯系我們
機器人+
傳感器+
柔性/印刷電子+
增強現實+
人機交互感知+
網站首頁
/
智造案例
/
3D打印

啥是國寶?今年這個3D打印修復的“豬”國寶要紅了

來源:3XMaker   發布時間:2019年01月03日

啥是國寶?今年這個3D打印修復的“豬”國寶要紅了

 

來源: 南極熊3D打印網

導讀: 上博這件商代晚期青銅豬形卣,大約鑄造于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冶煉廠征集而得。這件青銅珍品外表殘損,器蓋缺失,近年來經精心修繕,結合傳統修復技術和3D打印科技,已經復原。

農歷金豬新年已過,看完《小豬佩奇》,讓我們坐下來聊聊一件和豬有關的國寶。算起來,在動物界,豬的地位不太高,要說國寶,人們想到的多半是熊貓。豬能攀上的國寶會是啥?就是一眼千年的文物珍品。

知道“啥是佩奇” 你還要知道這個3D打印修復的“豬”國寶

在欣賞這件國寶前,需要先來認識一個字:卣(yǒu)。卣,是一種用來盛酒的器皿,盛行于商代跟西周時期。上海博物館在1月30日至2月24日期間展出商代晚期的通過3D打印技術修復的珍貴豬形青銅器——青銅豬卣,迎接中國農歷豬年新春到來。

青銅豬卣用于盛酒的卣,其外觀多為圓形、橢圓形。以豬為造型的非常少見,因此這件青銅豬卣顯得尤為珍貴。

知道“啥是佩奇” 你還要知道這個3D打印修復的“豬”國寶

豬卣是如何被發現的?據介紹,上博這件商代晚期青銅豬形卣,大約鑄造于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冶煉廠征集而得。這件青銅珍品外表殘損,器蓋缺失,近年來經精心修繕,結合傳統修復技術和3D打印科技,已經復原。

豬卣由兩個相背的豬首合為豐滿的器身。豬的雙耳豎立,鼻子微卷,連兩個鼻孔也清晰可見,造型可愛,而四個豬蹄向前方有力踏出,則有奮發向上之意。豬頸部有如意頭形橋鈕,而腹部裝飾著精致華麗的云紋,還有羽狀紋飾和蟬紋裝飾,氣質華麗尊貴。

卣是一種中國古代酒器,在商代和西周時期盛行,外觀上大部分為圓形或橢圓形,底部有足,雕有精美紋飾。常見的卣多為鳥獸形狀,而豬作為卣的造型非常少見。這件豬卣由兩個相背的豬首合為豐滿的器身,器蓋在發現時就已經缺失。其口部并非直立,而與器身為同一弧度,專家推測,器蓋與器身扣合后當為渾然一體。

知道“啥是佩奇” 你還要知道這個3D打印修復的“豬”國寶

圓滾滾的身型,向上豎起的雙耳,向下略卷起的鼻子,上咧的嘴角,令這件器物顯得格外呆萌。胖乎乎的豬肚上,由婉轉流暢的羽狀紋勾勒的云紋清晰可見。豬肚下的四個蹄足,看上去結實有力。

知道“啥是佩奇” 你還要知道這個3D打印修復的“豬”國寶

“喜氣洋洋,豬豐卣滿迎新春。”上博館長楊志剛說,上博即將展出的這件青銅豬擁有傳奇經歷,雖然體積很小,但是精美異常,而且憑借圓滾滾的造型和復雜精美的青銅紋飾,很有可能成為今年上博的“新晉網紅”。

豬豐卣滿迎新春,問君能飲一杯無?

大多數的文物由于年代久遠,尤其是那些處于室外的文物,在經過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風吹日曬后,大部分已經風化并且仍在繼續風化,若不及時保護并獲取文物數據,其風采將永遠消失。但隨著3D打印技術及3D掃描技術發展,以數字代形式建立“文物數據檔案”變成了可能。目前國家對博物館數字化進程的大力推進,很多博物館與文物修復工作者嘗試利用3D打印與3D掃描技術,讓支離破碎的文物“起死回生”,在修復的同時可以繼續傳承。

 


上一篇:《流浪地球》強大制作背后:3D打印機制作影視道具
下一篇:創客DIY:3D打印專屬的無人機

南京合越智能,增強智造,增強感知,增強交互!

業務合作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

聯系方式

  1. 微信:13815863530(手機同號)
  2. QQ:38260484
  3. 3XMaker@163.com
Copyright@ 2016-2025 南京合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80689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比如县| 含山县| 石棉县| 松滋市| 根河市| 宿松县| 通化县| 沙雅县| 汤阴县| 梁山县| 福贡县| 乌拉特后旗| 无极县| 祁门县| 洛阳市| 晴隆县| 汾西县| 吉安县| 罗田县| 津市市| 同仁县| 东乌| 奎屯市| 绥化市| 泉州市| 舞钢市| 太仓市| 建宁县| 阳高县| 德惠市| 静海县| 乌拉特中旗| 江永县| 建平县| 乌什县| 鹤峰县| 绩溪县| 霍州市| 平罗县| 隆子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