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受到 NASA“風力探測球”啟發:小型風渦輪風力發電機O-Wind,八面來風都能發電
來源:3XMaker 發布時間:2018年07月21日受到 NASA“風力探測球”啟發:小型風渦輪風力發電機O-Wind,八面來風都能發電
2018年詹姆士·戴森獎被一個叫做O-Wind Turbine的風力發電機拿下,這個發明到底有多牛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風力發電是個成本相當高昂的綠色能源,風場成本不僅動輒數百萬元、風機平均高度更高達90公分,可說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無碳技術。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研發出小型風渦輪機O-Wind,在辦公室與住家就可以裝設小型、易于攜帶的風能設備。
該設備外觀跟尺寸就像偏大的排球,大小約 25 公分,通風口捕捉四周的風之后,風會繞著軸心旋轉,就好比在指尖上旋轉的球一樣,最后再將旋轉能轉換成電能,O-Wind 則可固定在建筑物或陽臺上,為建筑提通綠電或是為電網助一臂之力。
研究最初,團隊其實只是受到 NASA“風力探測球(Mars Tumbleweed)”的啟發。當時美國太空總署為了減少能源與成本,決定以探測球汰換原有的火星探測機器人,其中探測球可利用地表風力移動、并隨著氣流調整方向,只不過探測球僅能利用單向風移動,無法駕馭來自四面八方的風,因此團隊想要突破這項挑戰。
團隊打造出一臺可透過橫向風來驅動的探測車,原型在智利阿他加馬沙漠的實驗也顯示可直線行駛 7 公里,團隊則進一步透過該概念、改善風力發電的可用性,建立一顆單軸心球,讓人們能在城市中利用來自各方的風為建筑物供電。
O-Wind 風渦輪機透過白努利原理進行機械運動,該設備有多個通風口,風入口較大、出口則較小,當風流經球體時,出入口兩端會存在壓力差進而讓渦輪機轉動,且通風口位于球體表面,可在垂直、水平面上捕捉風,無論風向如何,渦輪機也都會以相同方向旋轉,最后再將旋轉能轉換成電力,為住家、船舶、偏鄉離網地區與當地電網供電。
團隊指出,相較于傳統的風機,O-Wind 渦輪機更適合在建筑物密集的區域捕捉千變萬化的風。設計者之一 Nicolas Orellana 表示,城市是多風的地方,但我們難以用目前的風機技術來捕捉這些資源,因此團隊希望 O-Wind 能改變如今風能的可用性與人們對風能的負擔程度。
目前團隊希望可進一步優化原型設計與性能,對此蘭開斯特大學也有提供專門的設施,研究團隊認為該設備也能用于波浪能,由于海流也存有難以預料與混亂特性,若能借此技術打造新一代波浪能技術,對海洋能源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南京合越智能,增強智造,增強感知,增強交互!
業務合作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聯系方式
- 微信:13815863530(手機同號)
- QQ:38260484
- 3XMak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