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卡內基梅隆大學新一代可穿戴機械手臂,人機協作真正好“助手”
來源:3XMaker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25日卡內基梅隆大學新一代可穿戴機械手臂,人機協作真正好“助手”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生物機器人實驗室(Carnegie Mellon’s Biorobotics Lab),是最有名的模塊化蛇機器人的誕生地之一。最初,設計蛇形機器人是為了擠進搜救任務,以及應用于基礎設施檢查時的狹窄地帶。現在,已經孵化了一大批蛇形機器人項目,而且在匹茲堡地區還有了一家初創企業。
幾年前,這個機器人的生產,已經變得模塊化。工程師可以混合和匹配部件,替換出故障的部件。從這些模塊中,CMU的學生團隊已經構建了一系列不同的項目,包括一個類似蜘蛛的六足機器人,它的六條腿是由機器人部件構成的。
Hebi,他的模塊化機器人執行機構,使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商業化。回到實驗室時,研究人員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項目。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生朱利安·惠特曼(Julian Whitman)解釋說:“這個小組的學生都是非常積極,會主動開創自己的項目。”“硬件能夠重新配置成任何形狀,這使我們受到啟發。有時,人們會看到一堆模塊。所以,建立這個模型,然后對它進行快速編程,讓它做出一些有趣的行為,這會激發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
惠特曼的項目,將這些模塊改造成可穿戴的額外肢體。他很快指出,這個系統不是所謂的外骨骼。相反,它是一個安裝在“背包式支撐結構”上的機械手臂。這個項目背后的想法,是讓佩戴者完成兩只手不夠用的復雜工作。
惠特曼解釋說:“在汽車裝配或飛機裝配中,一個比較常見的任務就是把東西舉過頭頂,固定在天花板上。”“所以,如果你想把零件放在汽車底部或飛機頂部,在工業上,他們需要兩個人來做這項工作。其中一個人把零件固定在原地,另一個人修理。”
該項目目前支持一個主板控制一個肢體。惠特曼解釋說,“一個人可以攜帶多少肢體”,取決于他能扛得動多少肢,這是一種更像章魚加肢。但最大的限制,是佩戴者在特定時間可以控制多少肢。
惠特曼說:“現在我用一個按鈕或者語音命令來控制電腦,所以你現在有兩套按鈕和兩套語音命令。”“在某種程度上,你添加得肢體越多,用戶就越難控制它,也就越沒用。但在未來,我們希望這些肢體本身,能夠更加自主,擁有自己的感知和決策過程。”

南京合越智能,增強智造,增強感知,增強交互!
業務合作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聯系方式
- 微信:13815863530(手機同號)
- QQ:38260484
- 3XMak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