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電力移動性和可移動電力創新案例——不再是紙上談兵:半個柏林的路燈變成了汽車充電站
來源:3XMaker 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2日電力移動性和可移動電力創新案例——不再是紙上談兵:半個柏林的路燈變成了汽車充電站
Ubitricity的自我評價:
“Electric mobility and mobile electricity – it′s no longer a play on words ”
電力移動性和可移動電力——不再是紙上談兵。
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多,人們對充電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為此,德國初創公司Ubitricity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在倫敦,把普通街燈改造成了汽車充電站。與專用充電站相比,這是一個廉價、易于實施的方案,而且不會占用更多的空間。
“目前還沒有人能做這件事情,因為他們的充電器都沒有我們的小,” Ubitricity的聯合創始人Knut Hechtfishcer 對 Fastcompany 網站說。
這是因為,街燈里只包括了充電系統的一部分。系統的其它部分,包括聯網設備、顯示屏幕以及控制充電的感應器等,都在充電電纜之中。要使用這套系統,司機需要購買一套充電電纜,放到自己的汽車里。
街燈的改造只需一小時,然后,電動汽車就可以通過街燈充電了。在許多城市里,街燈與電網之間的連接非常穩定,” Hechtfischer說,這意味著,如果你晚上插上電,任何電動汽車——即使是電量耗完的大型汽車到早上都能充滿電。”
的這套系統充電速度慢,因此,它并不能替代快速充電站。不過,在城市里,汽車多數時間都是閑置的。多數情況下,快速充電并不必要。而且,倫敦的多數居民把汽車停在街上,因此,利用街燈充電是很方便的。
對于來說,技術并不是問題,挑戰在于商業模式。我們的想法是,如果你利用無處不在的基礎設施,并且提升效率,那么成本就會降下來,” Hechfischer說。充電系統記錄用戶使用情況,每月寄送賬單。同時,這套系統還能用于其它場所,比如,在家時,人們可以給公司的汽車充電,然后,公司會收到相應的賬單。
最近,倫敦政府做了一項調查。調查發現,如果城市里的汽車全部電動化,那么,城市電網將會面臨很大壓力。Hechtfischer說,通過的慢速、低能耗的充電方法,人們的電力需求能夠得到控制,從而避免城市的用電高峰。將來,汽車還可以儲存能量,然后回饋給城市電網。
目前,已經改造了倫敦82個街燈,并收到了其它地區的類似請求。下一步,公司希望籌集更多資金,把業務擴展到美國的一些城市。與眾不同的路燈插座和充電線
Ubitricity的充電設施主要有三個部分構成:插座、智能充電線、連接管理器。
插座:可以安裝在多種環境,包括墻壁、獨立的充電樁甚至路燈上,充電功率最高可達4.6KW。用戶可以通過簽訂的移動電力協議來監測所有和充電相關的費用支出。
智能充電線:包含兼容所有車型的智能電表和M2M通訊協議。用戶可以選擇供電商,登錄時也可以看到實時賬單。
連接管理器:充電和支付環節展示透明平臺,同時也可以查詢到最近的可充電點。可以實時公開顯示交易數據、精確計算充電量、提供每月賬單并且幫助用戶進行能量管理。
而且從充電到付費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非常簡單的3步:
1.連接充電設施,智能充電線自動對于已經注冊的用戶進行識別和授權并解鎖插座。
2.充電,通過移動測量技術,智慧電纜精確測量出充電量并對相關數據進行計費,并通過無線向電力公司發送數據。
3.付費,所有充電數據都會被準確記錄并整理成收費賬單并發送到用戶的移動終端。
Ubitricity使用方式示意圖
有了這三件利器,Ubitricity可以支持任何一款電動汽車在同一個公共充電樁上充電,也可以把充電線直接外接到包括路燈在內的任意電源上。
只需對路燈進行一點點調整,就可在路燈桿上裝上系統插頭,然后人們僅需要一種特殊的充電線,就可連接電燈完成充電并自動結算。相比其他成本動輒近1萬歐元的充電站,該方案只需花費500歐元對路燈進行改裝。
整個德國而言,有約20萬個電線桿可供使用。在柏林,近1000個電線桿將在下一階段作為“充電桿”使用。德國的能源供應商預測,很快柏林的每個街燈都將有這一充電功能。
Ubtricity的充電設備在中國適用嗎?
遠景CEO張雷曾經在采訪中做過一個估算,如果上海三分之一的私家車都換成電動汽車,那么僅電動汽車用電這一塊就會出現接近英國全社會用電量的需求。太震驚了!電動汽車和充電領域的市場太大了!
輕侯新能源創始人潘輕侯表示,中國的充電設施技術標準中并沒有對充電設施中電表的安裝位置有明確規定。但是Ubitricity的技術也并不屬于一種主流的技術,只用于某種特定場景下,適用范圍比較小。
Ubitricity曾經也有到中國推銷產品,但是被拒絕了,原因不明。雖然Ubitricity的設備在中國有點水土不服,但是把充電樁和路燈結合起來的概念確實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在中國原則上也是可以用的。
有電動汽車政策研究專家表示,路燈充電樁模式,相當于在原來的電線桿上加了插座和電表,不用再新開公共資源建充電樁,加大的節省了成本。同時,由于路燈本身使用市政電力,就減去了鋪設電線的工程,這在大城市特別是在城區是較為方便的模式。
據外媒報道,德國初創公司Ubitricity將于西門子公司合作改裝路燈為充電樁,以改善德國倫敦的充電基礎設施。
自2016年開始,到目前為止Ubitricity公司已經完成了300個左右路燈改裝,他們計劃到2020年要完成1150左右的改裝。據Ubitricity公司介紹,將一個路燈轉換為充電站大約需要花30分鐘和1000歐元。
有數據顯示,目前倫敦市大約有3980個公共充電樁和13000輛電動車,這樣讓購買電動汽車的人,出行多了不少麻煩,這種改善方法能夠減輕倫敦充電的負擔。
關于路燈改裝成充電樁的事情,早在2015年,寶馬就對外公布了Light&Charge路燈充電方案,這套充電系統未來可以兼容其他品牌的電動車;2018年,日產也發布了一款立式街燈,產品由日產聆風車型的廢舊電池和太陽能供電,不需要依靠電網供電。
中國也在2014年,以北京為代表,開展了“路燈充電樁”改造試點,通過路燈節能改造后節約的電量使電動車充電。
“路燈+充電樁”模式普及還有很多技術的困難,比如電動汽車需要的高電壓、高電流都不能達到。
結語:
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主席廖宇此前寫給無所不能(caixinenergy)的文章中的一段話:
“人們不該小看充電站這一小小的載體,因為很多人都以為從傳統汽車到電動汽車的變革,不過是燃料的更換而已,這種謬誤是因為對電的特性認識太輕。如果未來人類真的把燒油的汽車都變成了電動車,歷史一定會告訴我們,這不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是生活方式的轉變,甚至是整個人類工業文化的大躍進。
在哪修建充電站,地皮價格面積大小,充電車位的數量,時間和流程上的安排,服務的對象和接口標準,收費模式和電源管理,也必須經過宏觀規劃和技術比較,并依照地域和居民駕駛習慣進行設計。而這些,底部需要具化到個體的各種生活駕駛等大數據分析支持,上層需要法律和工業規范層面的城市職能部門間的專業化管理協調,其中流砥柱則是人們在費用、生活習慣、環保發展之間的取舍平衡,這些加在一起其實就是現代化智慧生態城市的雛形。”

南京合越智能,增強智造,增強感知,增強交互!
業務合作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聯系方式
- 微信:13815863530(手機同號)
- QQ:38260484
- 3XMak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