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給蜻蜓裝上電子背包,秒變微型飛行器,遠程操控探索危險區域
來源:3XMaker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31日給蜻蜓裝上電子背包,秒變微型飛行器,遠程操控探索危險區域
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研發公司Draper利用轉基因技術,將活體蜻蜓改造成了一款蜻蜓“無人機”。研究人員給蜻蜓裝上了一個帶有電子器件、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池的小背包,對它們進行遠程控制,用于引導授粉或探索一些危險區域。
DragonflEye蜻蜓機器人,資料圖
研究人員表示,這款名為DragonflEye的蜻蜓機器人是一種新型的微型飛行器,比以往的同類產品更小、更輕、更隱秘。電子背包里包含電路板、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池,可作為人類與蜻蜓之間的信息中轉站。
借助電子背包,研究者可將指令發送到昆蟲大腦的特殊“轉向”神經元。資料圖
DragonflEye的獨特之處在于,它不需要“欺騙”昆蟲的感受器或直接控制它的肌肉,而是使用光學電極來對經過基因編輯的昆蟲神經系統發號施令。
電子背包內部結構,資料圖
通過指甲大小的背包,研究人員可將指令發送到昆蟲大腦的特殊“轉向”神經元。在這個過程中,蜻蜓的神經元不會受到影響和破壞。據悉,蜻蜓在僅有約600毫克的重量下,能夠實現9倍重力加速度,并且體積小,擅于長途飛行。
目前,在市場上各類無人機上,雖然有了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激光雷達等多種類型的傳感器用于監測環境,收集到的資料可用在各種應用,例如氣象監測、農業等用途。不過與這些無人機結構相比,微型的昆蟲無人機顯然在續航性能上具有很大優勢。
DragonflEye系統不需要飛行電源,資料圖
機械電子無人機通常只能配備非常有限的電池,續航時間只有幾十分鐘。而DragonflEye系統不需要飛行電源,背部的太陽能電路板只需要提供導航所需的電能,由于昆蟲能夠自行攝取食物補充飛行能量,因而,在其存活期內的飛行動力成本幾乎為零。
目前,科學家們只能讓蜻蜓做直線運動,但這項技術的潛力十分驚人。談及這項技術能帶來的意義,研究人員認為,DragonflEye系統提供了新的小型化技術,能夠將各種昆蟲與環境傳感器配套使用,并可能引導重要的行為,如授粉。未來,這款電子蜻蜓將很快被用于引導授粉,偵察甚至精密醫學和診斷等。

南京合越智能,增強智造,增強感知,增強交互!
業務合作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您聯系)聯系方式
- 微信:13815863530(手機同號)
- QQ:38260484
- 3XMaker@163.com